2017年12月30日 星期六

癌症病人血球低下的生活照護

護理部護理師 楊琇玲

血球低下是癌症治療常見的副作用,主要發生在接受過化學治療或放射線治療的病人,因治療後造成骨髓的破壞及身體免疫功能的降低,容易造成白血球、紅血球或血小板的減少。 

一、何謂血球低下呢?


  • 白血球減少:白血球具有抵抗外來病菌入侵的能力,白血球數目下降,會造成身體容易遭受感染,免疫能力也會降低。血液報告中白血球(WBC) 數目約低於 4000/L,比較容易感染及伴隨發燒的症狀。 
  • 紅血球減少:紅血球的主要成分是血紅素,所以當紅血球減少則會導致血紅素下降,血液報告中血紅素(Hb) 男性低於 13.5 g/dL;女性血紅素低 於 12 g/dL,將導致身體容易疲倦及貧血。另外,鐵是血紅素生成的重要成分,部分病人因鐵質在腸道無法吸收,易造成缺鐵性的貧血。 
  • 血小板減少:血小板具有止血的功能,血小板減少,會造成身體容易有出血的傾向,血液報告中血小板數目低於 150000/L。


二、身體出現何種症狀須注意,應告訴醫護人員

  1. 白血球低下的症狀:無外界因素造成 的寒顫或不自覺的冒汗,咽喉痛或牙齦疼痛、腹痛或腹瀉、肛門口潰瘍或疼痛、解尿時疼痛有燒灼感或頻尿、 咳嗽或呼吸喘、皮膚有發紅、腫、 熱、痛(尤其是有傷口、導管或曾經打過針的血管部位)、陰道癢或異常的 分泌物等。 
  2. 紅血球低下的症狀:身體虛弱、頭痛、疲倦、煩躁不安、呼吸喘或心悸以至於無法運動、指甲脆弱易斷裂或蒼白、舌頭潰瘍等。
  3. 血小板低下的症狀:
  • 瘀斑(Petechiae): 皮 膚出現的小出血點,大小< 3毫米,按壓不會消失
  • 紫斑(Purpura):大小 1 公分到3毫米的出血點
  • 瘀血(Ecchymosis):> 1 公分的出血點
  • 腸胃道出血,大便顏色改變(黑色、紅色)
  • 咳血
  • 出血性中風。 


三、如何預防血球低下對身體造成的傷害,建議以下措施: 

(一)預防感染:

 1. 個人清潔

  • 使用肥皂或乾洗手液維持手部清潔。
  • 吃東西前後或泡牛奶與換尿布前後確實洗手。
  • 每日淋浴或擦澡,更換衣服及保持皮膚乾淨,不宜盆浴。 
  • 洗澡時要注意身上的導管勿遭水侵入。 
  • 注意毛巾的清潔與乾燥。
  • 經常以冷開水漱口,保持口腔清潔與潤濕。 
  • 餐後需刷牙漱口,若牙齦出血則用棉棒清潔;勿用牙籤剔牙;若有使用牙線,需用含臘的牙線。
  • 避免與他人共用清潔用品。 
  • 處理家中寵物的排泄物應戴手套,處理後須立即洗手。 


2. 保護皮膚完整性:

  • 勿赤腳走路。
  • 建議使用電動刮鬍刀及定期修剪指甲(避免剪傷手指)、避免使用尖銳物。
  • 若皮膚過於乾燥,可使用乳液保護皮膚。 
  • 皮膚搔癢時勿抓傷,勿擠壓痤瘡。 
  • 應戴手套或避免修剪鮮花、盆栽,以減少皮膚受傷的機會。 


3. 食物與飲食: 

  • 食物須經烹調煮熟,避免生食及隔餐食用。 
  • 儘量選擇需削皮或可剝皮的水果,蔬果應清洗乾淨;勿食用加工水果、乾果、蜜餞類(如葡萄乾、蔓越莓等)及生菌類飲料(如養樂多、優酪乳)。 
  • 不建議飲用礦泉水;若家中有使用過濾系統的淨水器,要定時清潔及更換濾芯。 
  • 飲食應均衡,攝取足夠的水分,無禁忌者每天水分攝取(含湯、果汁、開 水)至少 2000 ∼ 3000 C.C.。
  • 避免與他人共用餐具。 


4. 如廁:

  • 攝取高纖維蔬果,避免便秘導致痔瘡或肛門裂傷,若有痔瘡,每日依醫囑坐浴、每次如廁後需清洗肛門。 
  • 如廁前後須洗手,且每日以清水清潔會陰部、肛門。 
  • 勿憋尿,大小便後應由前往後(會陰 部往肛門)擦拭以防感染。 
  • 以衛生棉代替衛生棉條。 


5. 發燒監測: 

  • 每日定時監測體溫,成人若體溫大於38.3℃(兒童大於 38℃)或畏寒時, 需立刻告知醫護人員或立即返診。 
  • 勿自行使用退燒藥。 


6. 其他注意事項: 

  • 避免出入人多場所(如美食街)及接觸感冒的人、外出應戴口罩,口罩更換頻率為每日更換,若潮濕應立即更換,家人有感冒者應戴口罩。 
  • 避免與帶狀皰疹、水痘及麻疹病人接觸。 
  • 疫苗注射與接受牙齒治療前須與醫師確認身體狀況。 
  • 嬰幼兒所使用的奶瓶應消毒,安撫奶嘴及玩具每日須清潔。 


(二)如何處理貧血症狀 

  • 自我評估,是否有活動無耐力、呼吸喘、眩暈、頭痛、疲倦、心悸、心跳過速、心絞痛等症狀。 
  • 因貧血易導致姿勢性低血壓,故變換姿勢宜採漸進式、速度放慢,如廁後或改變姿勢,需預防跌倒。
  • 應適當休息,勿過度活動造成組織需氧量增加。
  • 可能因貧血引起末梢血液循環較差,造成感覺較遲鈍,故應避免使用電毯與熱水袋,以減少因為血液供應不良,感覺功能受損而有燙傷的危險;洗澡時注意水溫,避免燙傷。 
  • 適當與均衡的營養,建議補充葉酸、鐵質豐富之食物,如綠色蔬菜、水果、牛肉、豬肝等;需要時可諮詢營養師。 
  • 食慾不好,飯前可以酸性果汁促進食慾(如:檸檬汁、酸梅湯、洛神茶、楊桃汁等),採少量多餐及攝取高蛋白質、高熱量的食物(如:牛奶、奶昔、布丁、冰淇淋、八寶粥、 安素、熬高湯等)。 


(三)如何預防出血: 

1. 顱(腦)內出血的預防 

  • 避免用力解便,以預防腦內壓上升,需要時可使用軟便劑。 
  • 居家環境收納整齊,避免碰撞或跌倒而撞擊頭部。 
  • 有頭痛、嘔吐、昏睡、神智混亂情形要立即就醫。 


2. 腸胃道出血的預防 

  • 攝取溫和、軟質、無刺激性的食物。 
  • 鼓勵病人多攝取水分、高纖維蔬果。 
  • 每日觀察大便顏色及性質,若有異常(黑色或血便)則應就醫。 
  • 避免自行灌腸、肛門塞藥、忌量肛溫。 


3. 口腔黏膜出血的預防 

  • 使用軟毛牙刷或棉花棒刷牙,避免使用牙籤。 
  • 避免咀嚼堅硬食物。


4. 皮膚出血的預防 

  • 每日至少一次觀察皮膚變化,詳細檢查全身皮膚是否有出血點或瘀青等現象,若有則主動通知醫護人員。
  • 抽血打針後不要揉、直接加壓 5-10分鐘以上,直到不再出血。 
  • 勿赤腳走路。 
  • 建議使用電動刮鬍刀及定期修剪指甲(避免剪傷手指),且應避免使用尖銳物;嬰幼兒要戴手套。 
  • 使用乳液保護乾燥的皮膚。 
  • 皮膚搔癢時,勿抓傷丘疹與破皮疼痛的部位,勿擠壓痤瘡。 
  • 避免穿緊身衣,或粗糙之紡織品。 


5. 呼吸道出血預防 

  • 清潔鼻孔時,使用棉棒輕輕擦拭,勿用手指摳鼻垢或用力擤鼻,以避免黏膜損傷。 
  • 血小板低下時,請勿用力拍痰。 


6. 預防跌倒 

  • 變換姿勢宜採漸進式,速度放慢,如廁後或改變姿勢,需預防跌倒。 
  • 避免跑跳之激烈運動。 


7. 藥物安全 

  • 避免自行服用血小板抑制劑、抗凝血藥物如Aspirin、Voltaren類退燒藥。 
  • 坊間有許多標榜增進免疫力的營養品(人參、靈芝、當歸、巴西蘑菇等製品),在治療期間如想要食用,應先請教您的主治醫師。因有些藥物和食物會有交互反應,直接影響血液的凝血功能。 
  • 若至其他醫院就醫時,須主動告知醫師所服用藥物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