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1月8日 星期一

免疫療法 能治好肺癌嗎

【諮詢/蔡俊明(臺北榮民總醫院腫瘤醫學部顧問醫師)、張晟瑜(亞東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)】

根據統計,臺灣每年約有近萬人死於肺癌。

目前已知約有92%的患者是屬於「非小細胞肺癌」,其中4成的人找不到適合的標靶藥物治療,好在「免疫療法」為治療帶來一絲曙光。儘管健保署已經編列12.7億元免疫治療給付預算,但每個月要價20萬元的免疫療法,到底值不值得花?


民眾又該如何知道自己適不適合呢?

在癌症治療上,這兩年「免疫療法」這四個字出現得越來越頻繁,究竟,「免疫療法」是不是人人可用?倘若應用在國人死亡率最高的癌症──肺癌,治癒率又有多高?

免疫療法治肺癌

僅限「非小細胞癌」

臺北榮民總醫院腫瘤醫學部顧問醫師蔡俊明教授解釋,如果把啟動身體防衛機制的「免疫T細胞」,譬喻成一輛運作良好的消防車,這輛消防車要滅的「火」就是癌細胞。那麼癌細胞會「用各種方式」來癱瘓T細胞,讓身體的防禦功能無法順暢地消滅癌細胞。而免疫藥物的原理就是找出癌細胞癱瘓「免疫T細胞」的途徑,再予以治療,讓免疫系統「活化」後去攻擊癌細胞。

針對肺癌,目前在臺灣可用的免疫療法還不多,由於肺癌很難早期發現,更增加了治療的難度,因此「保疾伏」與「吉舒達」這兩款免疫療法藥物,便帶給肺癌病友不小的期待與希望。

蔡俊明教授說明,肺癌使用的「保疾伏」與「吉舒達」,其原理與T細胞裡的「PD1」這個結構有關。PD1就像是消防車裡的煞車,原本的功能是避免T細胞過度活化,而誤傷了人體正常的細胞。不過,癌細胞狡猾地分泌了一種蛋白質「PD-L1」,「PD-L1」就像伸出一隻腳,一直踩住PD1這個煞車,讓消防車無法前往火場滅火,所以免疫功能就失靈了,無法對癌細胞進行攻擊。

文章來源:聯合新聞網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