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5月20日 星期六

廁所放一物等於玩命多數人家都有!

生活當中很多人會忽視衛生間裡的健康,其實我們每個人一生當中有很多時間會在衛生間裡度過的,那麼衛生間的健康小常識有哪些呢?衛生間暗藏的健康隱患有哪些呢?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下!一起來看看吧!

廁所放一物等於玩命多數人家都有

2017年5月18日 星期四

骨盆腔疼痛竟是晚期肺癌轉移 不可逆標靶增加患者治療信心

全球最多人罹患的癌症-肺癌,每年奪走約160萬人的寶貴生命,根據衛福部國健署統計,台灣肺癌患者人數每年約新增1萬人次。肺癌分為小細胞肺癌及非小細胞肺癌兩種,90%為非小細胞肺癌,且約有七成在確診時已為晚期肺癌,也因此肺癌死亡率高出其他癌症的20%。近年研究發現EGFR基因突變為肺腺癌的治療關鍵因子,此基因突變以亞洲人最為常見,佔全台肺癌病例約30%。
肺癌晚期治療著重個人化綜合規劃

2017年5月17日 星期三

冷凍微針消滅腫瘤 肺癌局部療法現生機

惡性腫瘤連續30多年高居國人十大死因之首,根據衛福部統計,104年癌症死亡人數為4萬6829人,占所有死亡人數28.6%,其中又以肺癌奪命最凶,且每年急速成長。由於肺癌早期症狀不明,多數肺癌患者確診時已達晚期,且癌細胞甚至出現轉移,對於肺癌晚期、移轉性病灶或無法手術者,治療上多採放療、電腦刀或局部治療,如灼燒及冷凍微針等,提供患者一線生機。

【防癌觀念】癌友若營養不良 影響治療進程

癌友在癌症治療過程中,常因身體營養素質太差須先中斷治療把身體養好,但也會影響到治療時機。已故綜藝天王豬哥亮的主治醫師、台大醫院大腸直腸外科醫師梁金銅17日指出,豬哥亮原是2週接受1次化療,但由於營養不良,「吃不下也拉不出來,」最後變成4週做1次,導致身體越來越虛弱。

北醫附醫營養室主任蘇秀悅對此提醒所有癌友,應謹記「3吃1記」的口訣來補足癌症治療期間營養的流失,分別是:吃夠量、吃正確、吃新鮮、以及記錄體重。

2017年5月16日 星期二

【癌症症狀】癌因性疲憊症

疲憊是許多癌症患者沒說出口的痛。一份國內首次對逾千名癌症患者進行的調查,發現比起失眠、食慾不振等,疲憊是癌友最感困擾的症狀,高達92%罹癌期間有疲憊問題,但是主動向醫護人員提及疲憊問題的卻不到六成。
患者不常主動提到疲憊症狀

2017年5月15日 星期一

【防癌】防早期肺癌 每年照一次胸部X光夠嗎?

不少名人皆因肺腺癌辭世,包含前副總統蕭萬長、新科副總統陳建仁、台北市長柯文哲夫人陳佩琪都曾公開自己是肺腺癌的患者。國人進行基礎健檢通常會包含胸部X光檢查,然而,肺腺癌發現不易,早期發現,早期治療,是延長患者存活率的不二法門,究竟哪一種檢查方式,能精準地發現早期肺癌呢?

有吸菸習慣、55歲過後要逐年健檢胸腔

2017年5月14日 星期日

【肺癌-蘇女士】永生難忘的母親節

兩年前母親節前夕 晴天霹靂
「我媽媽的母親節紅包已經準備好了,女兒也會陪我過母親節,很開心…。」

2017年5月13日 星期六

【抗癌新知】對抗癌症的另一項新武器-「光動力療法」新進展

以化學藥物治療癌症是腫瘤治療中發展很早且運用最廣的方法。但是化療藥物進入病患體內後通常都是敵我不分,一方面消滅癌細胞的同時也會造成正常細胞的損傷,因而導致貧血、嘔吐、倦態、掉髮等副作用(註 1)。因此癌症藥物的研發除了要提高藥物毒殺癌細胞的能力,也必須增加攻擊的準確性以降低藥物的副作用。

2017年5月12日 星期五

中西醫聯手抗癌 可降低化放療之副作用

癌症的可怕在於不同期別需有不同的治療搭配,尤其是二、三期之後的癌症經常需搭配化療的進行;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近來整合了中西醫部門,導入中醫方劑,針對化療副作用進行緩解,除了降低副作用之外更重要的是讓病人能夠接受正規治療,臨床上已經發現,病患在接受標準的化放療同時,同步接受中醫輔助治療者,化療相關副作用,如口腔黏膜炎、手足口症候群腹瀉及嘔吐的比例較低,白血球低下的程度較輕微,或整體體能較佳,使得患者較能平順地完成化學治療的療程。

2017年5月11日 星期四

【防癌】降43%肺癌風險 抽油煙機要這樣用

女性成人吸菸率長期維持持平,而肺癌死亡率卻逐年攀升?52歲的林媽媽,半年來為咳嗽好不了及濃痰所困擾,經過診斷發現她罹患早期慢性阻塞性肺病。由於她及家人都不抽菸,進一步詢問才發現,媽媽過去20多年來幾乎都照三餐在廚房替一家人煮食,肺部長期吸入油煙,因而罹病。

長期受到含微粒的蒸氣刺激 恐致肺阻塞

2017年5月7日 星期日

【癌症狀】這五大問題 最讓癌症患者困擾

癌症連續34年居國人十大死因之首,全台平均每5分鐘6秒就有1人罹癌,民眾聞癌色變,癌患因食慾不振、治療耗體力常感到疲倦,今公布一份癌因性疲憊症的調查發現,高達92%癌患都有疲憊問題,困擾癌患的前5大問題為疲憊、睡眠困難、疼痛、食慾不振和憂鬱。

2017年5月4日 星期四

【肺癌檢測】肺癌影像檢查種類

肺癌診療專家一致認為,肺癌早期發現治療,存活率非常高,微創手術甚至可以治癒肺癌。但是,要診斷肺癌需要進行哪些影像檢查?有哪些目的和作用呢?

疑似肺癌:X線檢查

2017年5月3日 星期三

【心靈雞湯】把癌細胞當做自己的小孩

曾出版《世界上最快樂的人》的詠給.明就仁波切,被視為禪宗大師,曾在一次禪修活動演講中說了一則自己的小故事:小時候,他在洗澡時,水跑進耳朵,造成困擾。他想了很多辦法,但依然無法將水弄出來,非常苦惱。他的老師薩傑仁波切看到了,了解情況後,教他往耳朵倒更多水進去。見他疑惑,老師便說,水利用水作為引導出水的對治方法。他聽從了,成功將耳朵的積水引出來。老師並向他解釋,這是利用問題對治問題,是最好的方法。換句話說,問題就是答案。對待癌細胞,應做如是觀。

誰家的小孩?

許多人,尤其是癌症患者及其病人、家屬,對不請自來的癌細胞既恐懼,又厭惡痛恨,它造成多少人和家庭的崩潰離析。

2017年5月2日 星期二

【專家文章】肺癌的標靶藥物治療

肺癌的標靶藥物治療

文/胸腔內科、腫瘤內科  吳銘芳醫師

台灣每年新增上萬名肺癌患者,其中近八成是晚期肺癌,腫瘤已擴散轉移。過往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,身體狀況良好者,接受化學治療有效率約二至三成,平均存活期約十至十二個月。身體狀況差者,只能接受支持性療法,平均存活期約三至四個月

癌患心事誰人知 罹癌後的心情分這三階段

癌症連續34年居國人十大死因之首,民眾聞癌色變,醫師指,癌症確診患者會歷經三階段的情緒轉變,剛得知罹癌時會恐懼、害怕,接著會因難過與家人、親友的相處時間有限等,導致失落和憂鬱;最後可能出現生氣反應,不能理解平時勸人向善、注重養生,憤怒為何老天爺仍要奪走其生命。癌患需家屬親情陪伴、醫療協助雙管齊下,才能轉念、勇敢抗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