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10月4日 星期三

攻克肺癌腦轉移新方法 血液檢測揪基因突變

罹患肺癌擔心轉移,包括腦、肝、腎上腺、骨頭等部位,使得治療變棘手。所幸隨著「精準醫療」概念提升,肺癌患者可以透過血液檢測,揪出基因突變,再使用標靶藥物治療,可以有不錯的成效,患者也能重拾生活品質。



1名40歲台商意外檢查出肺癌第四期後辭掉工作,回台專心養病。當時第一代標靶藥物對於EGFR陽性的他,治療效果良好,沒有出現副作用,生活品質良好情況下,穩定治療三年後,才因頭暈,手部無力等症狀,檢查發現腦轉移。經檢測有T790M突變基因,接續使用後線標靶藥物治療。在腦轉移症狀減緩後,持續保有抗癌信心。
第一代標靶藥物,幫助這位病人參與大女兒大學畢業典禮。他有信心後線標靶藥物,及未來更多新藥,能讓自己保有好的治療生活品質,並看到高二小女兒,大學畢業的那一天。
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胸腔內科主任涂智彥表示,肺癌是國人十大癌症死因之首,早期肺癌症狀不明顯, 8成患者晚期才發現,其中部分已癌轉移腦、肝、腎上腺、骨頭等部位。隨著「精準醫療」概念提升,肺癌患者如果檢測出體內有EGFR或ALK基因陽性,可使用標靶藥物治療,效果顯著;以EGFR陽性為例,標靶藥物反應率達7成,但大部分患者用藥9至12個月後,會因抗藥性而失效。
臨床經驗,EGFR陽性患者使用第一代標靶藥後,約五成患者會產生T790M抗藥突變基因,原本只能使用化療,如今能用後線標靶藥物作接力治療策略之一,為病人延命同時,更重要是延續好的生活品質,維繫病人抗癌治療信心。
涂智彥提到,有1位54歲肺對肺轉移婦女,發現已晚期,在第一代EGFR標靶藥物治療下,良好的生活品質,讓她能夠持續熱愛的志工服務,回饋人群。一線標靶藥物使用11個月後出現抗藥性,曾接受組織切片檢測,發現肺癌組織內有T790M基因突變,接續使用後線標靶藥物,目前腫瘤都在控制下,也幸運的沒有發生腹瀉、皮疹、甲溝炎等副作用,維持良好生活品質繼續她熱愛的志工服務。
至於如何檢測是否有T790M基因突變?涂智彥表示,若是患者經濟能力許可,會建議自費做血液檢測,優點是方便、不具侵入性,但由於不同檢測平台之精準度不一,若患者第一次血液檢測結果為陰性,會建議再做組織切片檢測確認,以免錯失治療良機。
涂智彥提到,肺癌治療選項之一的後線新標靶藥物對於腦部穿透力強,可直接抑制腦轉移癌細胞。用於二線治療在有T790M基因突變的病患,有效率比化療高出許多,且可延長多數病患疾病無惡化期,更重要是副作用較以往的化療小很多,能有效治療疾病同時維護病患良好生活品質。
涂智彥表示,晚期肺癌治療,重點在挑對病人、選對基因、給予合適標靶藥。如今有第一、二、三代標靶藥物接力治療,晚期肺癌整體存活超過5年將不是夢。當患者腫瘤獲控制,並維持生活品質,在疾病治療中保有信心,病患有希望等到更新治療問世,生命也有更多期待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