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臨床腫瘤醫學會理事長暨新光醫院健康管理部主任高尚志表示,肺癌可分為「小細胞癌」和「非小細胞癌」,其中9成患者屬於非小細胞癌,治療方式會隨著臨床分期和病患狀況而有不同。
一般來說,第1和2期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,以手術治療為主;第3期則是手術治療搭配化學治療,或是放射線治療加上化學治療。病況更嚴重的第3B期和第4期,因不適合開刀,建議採用化學治療、標靶治療或放射線治療。
腦轉移機率約2成 晚期肺癌病友需定期檢查腦部
高尚志醫師表示,肺癌是最容易轉移到腦部的癌症之一,晚期發生機率約2成,其他常見的轉移部位還包括肺部其他部位、骨頭、肝臟和腎上腺。肺癌腦轉移會影響顱內高壓和造成腦神經受損,可能出現頭痛、噁心嘔吐、視覺障礙、肢體無力,甚至癲癇的症狀。
晚期肺癌患者一旦出現腦轉移,如果不給予積極的治療,生命往往只剩下1至2個月左右。為了自己和心愛的家人,醫師呼籲肺癌病友,特別是晚期肺癌者,應養成定期回診的習慣,透過精密的電腦斷層檢查,或核磁共振造影,以期早期偵測出腦部轉移的病灶,早期採取適當的治療。
提高晚期肺癌存活率 藥物能否通過血腦屏障成關鍵
針對腦轉移的晚期肺癌患者,目前有能通過血腦屏障的標靶藥物可供選擇,有助提升存活率。高尚志醫師指出,肺腺癌患者若屬於EGFR表皮生長因子受體基因突變類型,可選用高濃度小分子的標靶藥物,濃度高且穿透力強,對於腦部病灶的反應可高達8成左右,若再加上放射線治療,無惡化的疾病存活期可望達到1年。
不過,目前EGFR基因變異型的標靶藥物有多種,在使用過程中可能出現皮疹、肝毒性、腹瀉等副作用,此時除了與主治醫師討論,選擇副作用可管理的標靶藥物之外,也可以與皮膚科、肝膽腸胃科醫師好好合作,使用適當的預防和治療藥物,定期觀察病症變化,適度調整治療方針。
別讓營養不良奪走生命!抗癌先養成好體力
需特別注意的是,臨床發現約60%肺癌癌友有體重減輕情形,若未控制、維持營養,嚴重恐中斷療程。高尚志醫師表示,晚期肺癌患者除了要慎選治療藥物之外,更要注意營養的補充,若出現營養不良,就必須與營養師和醫師做密切的配合,儲備好體力,才能長期對抗癌症。
最近就有1名70歲左右的晚期肺癌婦女,因治療時出現腹瀉,造成營養不良副作用,所幸,經更換標靶藥物,搭配營養師、醫師的衛教指導,症狀才改善,現在癌細胞控制良好,人生重燃希望!
資料來源:《華人健康網》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