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北榮總胸腔部胸腔腫瘤科
主任蔡俊明在第16屆世界肺癌年會表示,台灣肺癌患者中,約有1萬多的病例是「非小細胞肺癌」,其中50%是肺腺癌患者,對晚期患者而言,EGFR和ALK突變呈現陽性者,採標靶治療是目前治療方案。
主任蔡俊明在第16屆世界肺癌年會表示,台灣肺癌患者中,約有1萬多的病例是「非小細胞肺癌」,其中50%是肺腺癌患者,對晚期患者而言,EGFR和ALK突變呈現陽性者,採標靶治療是目前治療方案。
但也會出現失敗時,他說,就是當患者對EGFR標靶藥物在使用9至11個月後會產生抗藥性時,因癌細胞會透過突變和改變生長方式逃避EGFR或ALK抑制劑的治療活性,這是第二次突變,是目前治療挑戰,也是第三代肺腺癌標靶藥物(EGFR-TKI)臨床研究的重點。
蔡俊明表示,第三代肺腺癌標靶藥物對EGFR標靶已經有抗藥性和T790M基因突變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有較佳的治療效果。
他說,受試的210名晚期非小細胞肺腺癌患者中,腫瘤受到抑制的比率是70.9%,疾病控制率是91.5%,皮疹、腹瀉等副作用比例下降,疾病無惡化存活期(PFS)約有70%至75%存活一年。
他說,在第二期研究受試者,年齡中位數約64歲,女性占7成,台北榮總在2個月內招收23個試驗者。
另外,對EGFR基因沒有出現突變的晚期非小細胞肺腺癌患者治療方式也有新發展,並推翻許多醫界的假設。他說,年會建議不要加入化療治療,以免產生更多的副作用。
他說,晚期第一線治療以標靶藥物併化療藥物研究發現,55名受試患者中,中位數無惡化存活期是8.4個月,比只使用化療藥物治療的3.8個月延長2倍。
此外,提早退出試驗時間,也由原本的2.9個月延長至7個月,皮疹、腹瀉、肝毒性等副作用程度較輕,這樣的研究結果十分令人振奮。
資料來源:《台灣主流觀點》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